
“学所以益才也,砺所以致刃也 。”在教育改革的浪潮中,教师队伍的师德师风建设与专业素养始终是推动学校前行、提升教育质量的强劲引擎。2025年2月27—28 日,黑龙江省水利学校匠心独运,精心组织了一系列精彩纷呈、干货满满的教师培训活动,为新学期的教育教学工作注入了强大动力。

师德师风:坚守教育初心,点亮灵魂灯塔
2 月 27 日上午,副校长王洪利亲自主持《师德师风专题讲座》,并深入解读了《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 (2024—2035)》。

讲座伊始,副校长王洪利强调国家对师德师风建设的重视,培养高技能人才、强化师德建设已然成为教育事业的关键内核。诚如习近平总书记为职业教育与师德建设锚定方向,“纲举目张,执本末从。”《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 (2024—2035)》对中职教师提出全新要求,助力教师明晰前行方向。社会对师德向来高度关注。副校长王洪利列举张桂梅、王文山等优秀教师,他们用行动诠释师德之美。同时,也展示如梁莹学术不端等反面案例,这些案例警示全体教师,违背师德必将受到严惩,务必坚守职业道德的高地。学校积极响应国家号召,扎实落实相关规定。副校长王洪利带领教师们深入解读《新时代中小学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等文件及学校教职工行为公约,内容涵盖多方面规范,为教师日常行为立规矩,让教师们清楚知晓行为边界。王洪利指出,良好的师德师风是学校发展的核心竞争力,能塑造学生品格,助力学生成长。当下,中职教育迎来了难得的发展机遇,学校各个专业特色鲜明,传统文化在师德涵养方面发挥着积极作用。学校推行立体式教育模式,激励着教师们以更高的师德标准来要求自己,为学校发展和教育强国建设添砖加瓦。
教学能力提升:探索创新路径,打造高效课堂
2 月 28 下午,机电教研室、基础教研室、水工教研室分别开展专项培训。培训课程紧密贴合教学实际,从课堂项目设计到教学技能打磨,再到先进教学设备的使用,全方位提升教师的教学实操能力,为打造高效课堂指引方向。

机电教研室:推进工学一体化,提升教学成效
机电教研室副主任王春雨带来关于工学一体化优质课堂建设申报的经验分享。他详细讲解了 13 项申报材料的撰写要点与整理技巧,为学校推进工学一体化教学改革提供了宝贵借鉴,助力教师们在教学模式创新上迈出坚实步伐。

基础教研室:更新教学理念,提升教学质量
基础教研室聚焦 “课堂教学方法与教学艺术”,强调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为教师们介绍了互动式教学、项目式学习等创新教学方法,鼓励教师们打破传统课堂的束缚,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主动性。此次培训有效更新了教师的教学观念,为课堂教学质量的提升提供了新思路与新方法。


水工教研室:掌握先进设备,提升实操技能
水工教研室特邀上海华测技术人员,为水工教师开展手持激光测量系统培训。培训内容主要分为两部分:一是手持激光测量仪器的使用及操作方法讲解;二是实操测量数据点云处理指导。通过此次培训,教研室全体教师实操技能得到显著提升,同时对新型测量仪器在实践中的高效应用产生浓厚兴趣,为今后的教学与实践工作注入新活力。
此次系列培训活动,不仅为教师们提供了学习交流的平台,更点燃了教师们投身教育教学改革的热情。新学期,黑龙江省水利学校的教师们将以更加饱满的精神状态、更加扎实的专业素养,投入到教育教学工作中,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贡献力量,书写学校教育事业发展的崭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