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学始知道,不学非自然,潜心向学,方能问道远方。”为提升广大干部教师的政治素质和业务能力,践行习近平文化思想,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赋能国家级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建设,强化思政课教育作用,引导广大教师在做中学、学中做。2024年12月23—29日,省水利学校举办大思政背景下高技能人才培养教学及管理能力提升培训班。
浸润之思· 涵养师德匠心
师德是立师之本,兴师之源。吕明晰老师以《文以化成 教育强国》为题对全校教师进行指导,王宝寨老师以《中华经典解人生难题》《文化自信实现人生价值》为核心内容进行讲解,李文东老师以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工作为重点展开引领,阐释了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使命与担当,激励教师聚焦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成为学习与研究教育的“大先生”,引导教师们在繁杂的环境中摒弃喧嚣,坚守本心。“与善人居,如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即与之化矣。”,第一阶段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训,引导全校教职工以笃学之功求真,以勤勉之风于教,以敬畏之心律己。
成长之思·探索竞赛之路
黑龙江省课程思政建设名师赵宝芳教授以《职业院校教师能力提升培训》为主题,结合世界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带来的启示,带领全校教师熟悉领悟吃透文件,准确把握职教精神,指导教师科学设计参赛项目,使教师更加明确如何全力准备网评材料。希望通过此次培训能够使各位教师完美呈现参赛作品,在竞赛中充分发挥、沉着应答。
情感之思·智慧学生管理
中国人生科学学会教育策划专业委员会理事长、《德育报》名班主任工作室联盟秘书长郭德凤教授以《今天我们怎样做教师-漫话教师工作方式与方法》为主题,引导教师研究并思考:学生学习的性质、结构、状态是什么?如何让学习成为“有意思、有意义、有可能”的事情,研究并破解职业教育问题:个性化教育、实践教育、综合素质教育、人工智能与智慧教育、学科融合教育、教师的角色和作用。引领教师思考怎样做到立德树人、教书育人,做好一个人、讲好一门课、带好一个班、育好一学子、做好一件事,以长久耕耘的耐心,做好“教育麦田的守望者”。
沟通之思·研讨交流互鉴
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教育部国培专家、河北省特级教师、原河北衡水中学副校长康新江以《学校——一个让生命绽放精彩的地方》为主题,为全校教师介绍衡水中学的精细管理、德育工作、学科建设、团队文化、校园文化等内容,通过康校长的讲座,共同感受衡中精神、了解衡中文化、学习衡中管理,为推动黑龙江省水利学校高质量发展,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增智赋能。
协作之思·创新团队建设
陕西科技大学教育学院\职业技术学院原院长刘正安教授以《职业院校“创新团队”高质量建设的方法和路径》为主题,解读国家职业院校教师教学创新团队建设的相关政策,核心任务及基本要求;介绍创新团队建设的基本路径和方法要点;从评价指标要求视角介绍团队建设的重点,核心,策略,案例。
素养之思·赋能高效课堂
陕西科技大学教授,工学博士,硕士生导师郭凌华教授以《创新课堂教学设计(溶于课程思政、信息化、教学大赛等)及教学改革项目申报重点分享》为主题,用科研思维以创新课堂设计为主线,将热点课程思政、信息化技术以及教学大赛的要求以“道法术器”中国传统文化思维讲解教学设计规范要素。启示教师在信息时代背景下, 如何聚焦核心素养,全面科学育人。
积淀之思·编撰优质教材
陕西省职业培训协会专家委员,陕西省国家职教师资培训专家曹昳老师以《数字化时代的职业院校教材建设-﹣新形态教材/数字教材编写实践》为主题,结合数智时代及双优和新双高建设的要求,从教材开发的基本路径、规范、新形态教材的形式,着力介绍数字化教材的新特点及新趋势。
课程结束后,学校领导、教学工作各科室负责人就团队建设、课题申报、数字教材建设等内容,与陕西科技大学教授进行座谈,进一步交流和分享办学经验及工作心得。
为期7天的集中研修培训,涵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学能力大赛、班级能力建设、教学管理模式、师资团队建设、课堂质量提升、数字教材编写、教材出版等诸多方面。学习期间,有研究、有讨论、有反思,每一节课程都高屋建瓴,每一段光阴都弥足珍贵,前瞻的理念,鲜活的分享,带给龙江水校全体教师新思考、新启发、新动力,更为龙江水校发展注入新思路、新方法、新方向。
“学如弓弩,才如箭镞,识以领之,方能中鹄。”全校教师将以此次培训为契机,孜孜不倦以学,矢志不渝以教,以笃学之功求真,以勤勉之风于教,以敬畏之心律己。把学习到的新理念、新要求、新方法融入今后的课程建设、班级管理、学校发展当中,使教育更加鲜活,有温度、有深度、有广度!